IT之家 9 月 18 日消息據界面新聞報道,9 月 17 日,《外賣平臺用工模式法律研究報告》對外發布。報告顯示,在全國已出現了超過 190 萬家“疑似騎手個體戶”。
據介紹,個體工商戶模式是新近出現的一種外賣平臺用工方式,該方式也是外賣平臺規避用人風險的手段。在不知不覺中,騎手們已經處于勞動法的保護范圍之外。
研究報告顯示,外賣平臺用工模式層層演進的“甩鍋”設計,導致認定勞動關系越來越困難,認定比例由傳統模式中的 100% 降至 45-60%,勞動者的權益很難受到保護。
公開數據顯示,外賣餐飲行業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截至 2020 年,中國外賣市場規模已達到 6646.2 億元,同比增長 2965.6%。
其中,美團和餓了么包攬了 90% 左右的市場份額,平臺上累計騎手數量超過 1000 萬人。
IT之家了解到,9 月 10 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交通運輸部、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召開平臺企業行政指導會,就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對美團、餓了么、滴滴等 10 家頭部平臺企業開展聯合行政指導。
在 9 月 14 日,美團發布《關于禁止要求騎手注冊個體工商戶的通知》,嚴禁誘導和強迫騎手注冊成個體工商戶。
同時,餓了么也發布公告,禁止以任何形式誘導或強迫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轉為個體工商戶規避用工主體責任行為。